化州40余万亩晚造水稻即将完成收割 伴随着轰鸣的亩晚机器声

沉甸甸的稻谷在稻秆上随风摇曳,现代化的余万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,伴随着轰鸣的亩晚机器声,一茬茬水稻被收割机收入囊中。造水
收割机在稻田中收割稻谷。
在化州市丽岗镇平坦村,化州农户们正在进行晚造水稻收割工作。余万在田间小路上,亩晚稻谷经过高效的造水脱粒、清选流程后,稻即被装入机舱,将完再由运粮车运往仓库。成收
随着广东大地正式入秋,化州化州40.44万亩晚造水稻的收割工作也进入扫尾阶段。
合江镇种植户周美所在的晟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有300多亩水稻,亩产达到800多斤,比去年增产显著。她告诉记者,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机械化作业,“今年,合作社从育秧、插秧、管护到收割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,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,还保证了产量。”
现代化农机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化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不断加强粮食生产管理,推动全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。
“经过初步统计,今年化州晚稻种植面积达到40.44万亩,单产和总产方面稳中有增,有望实现粮食生产‘只增不减’的目标,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得益于今年较好的气候条件、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高效的农业技术,化州市今年粮食种植面积、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总产量均有望实现稳定增长。
目前,化州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.98万亩,完成春收、夏收粮食产量17.81万吨,预计秋收后可完成既定粮食生产任务。
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,化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在稳定双季稻生产的基础上,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开展冬种工作。通过这一举措,将“冬闲田”转变为“农忙田”和“效益田”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新的活力,推动全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胡亦赟
通讯员:陈家浩、董天忠
相关文章
- 今日早盘,三大股指小幅低开,沪指随后震荡拉升翻红,深成指、创业板指低位震荡,临近午盘沪指涨幅收窄。午后,三大股指继续下探,沪指再度失守3200点关口,创业板指创年内新低。截至今日收盘,上证指数报3192025-05-10
- 多年位居福建百强企业首位的建发股份(行情, 问诊)今日发布业绩快报,去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,达1021亿元,同比增长11.96%;实现净利润26.9亿元,同比增长24.9%。两项指标均创历史2025-05-10
- 近期,在稳增长预期渐浓的背景下,市场出现久违的“二八格局”,以地产为首的周期性板块带领沪深指数双双走强,而以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却接连逆市下跌。对于后市,信达澳银基金认为,近期诸多数据印证了当前国2025-05-10
- 对于近期人民币表现,华商现金增利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晓晨认为,近期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较深,3月份以后促使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短期压力已逐步缩小;但从长期来看,促使人民币贬值的根本性因素仍未改变。刘晓晨说,从历2025-05-10
- 作为叫我大掌柜中最具挑战性的限时活动之一,"地宫摸金"凭借其独特的探索玩法与丰厚奖励,成为玩家检验策略布局能力的核心战场。将从活动机制拆解、资源分配逻辑、实战操作技巧三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,帮助玩家构建2025-05-10
- 周二(3月25日),交易员透露,央行进行460亿28天正回购操作,符合预期。本周内公开市场无到期,在银行间资金利率企稳走高,当日有存准补缴的背景下,央行继续实施正回购回笼资金,显示央行继续保持偏紧货币2025-05-10
最新评论